安博电竞手机端下载

你的位置:安博电竞手机端下载 > 新闻动态 > 一门46名烈士的大唐勋臣,为何被列入叛将传?他的死留下一声叹息_仆固怀恩_辛云京_唐代宗
一门46名烈士的大唐勋臣,为何被列入叛将传?他的死留下一声叹息_仆固怀恩_辛云京_唐代宗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4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
唐代宗永泰元年(765年)八月,长安的天空再次响起警钟:吐蕃、回纥、吐谷浑、党项、奴剌五大民族联手出征,兵力高达二十万,三路并进直逼京师,整个大唐的心脏再次陷入恐慌。

想起唐代宗的处境,实在让人心生同情。他的命运远不如唐玄宗那般风光。唐玄宗只是成了流浪皇帝,而唐代宗两年前才刚从陕州回到京城。这一回,他眼看着就要重新背负起“流亡”的命运,龙袍穿在身上都感到无比尴尬和沉重。

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,唐代宗做出了一个决绝的决定:朕要亲自出征!他喊出了这句带着决心的命令,迅速调动全国的精锐兵力,派遣所有军队在关中地区建立起一道防线,长安的未来,彻底押上了这一场战争的赌注。

展开剩余87%

这场军事冲突的起因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。居然是仆固怀恩,一位曾经在平定“安史之乱”时赫赫有名,名列凌烟阁的功臣,竟成了这场兵灾的引发者。

仆固怀恩是铁勒人,世居阿尔泰山流域,家族自其曾祖父归唐以来,一直在大唐享有高官厚禄,历代为边疆的安定立下赫赫战功。他早年参军,先后在王忠嗣、安思顺、郭子仪等名将手下服役,不仅屡次立下赫赫战功,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,扮演了关键角色。

在我看来,仆固怀恩的功劳甚至超过了郭子仪,甚至可以与李光弼相提并论。尤其是“安史之乱”的最终战役中,郭子仪被解除兵权,李光弼也被调离主战区,仆固怀恩父子成了战场上唯一的主宰。父子二人从河南杀到河北,最终逼死史朝义,为这场持续了七年的叛乱画上了句号。

而更为可贵的是,仆固怀恩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卓越,他在政治上的手腕也颇为高明。他将三个女儿嫁给回纥的贵族,为大唐换取了回纥精锐的骑兵协助。最让人动容的是,仆固怀恩对国家的忠诚。他家族在平叛过程中有四十六人战死,堪称满门忠烈。仆固怀恩在一次战斗中,甚至亲手斩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仆固玢,因为后者在战场上兵败投降,违背了父亲的忠诚与誓言。

然而,正是这位功高盖世、忠诚无私的英雄,最终却陷入了冤屈的漩涡,走上了叛国的道路。这一切,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?

一切的开端,要追溯到宝应二年(763年)。“安史之乱”平定后,仆固怀恩奉命护送回纥人从洛阳返回。途中,在太原的辛云京防地,仆固怀恩和回纥使团几乎发生冲突。按照朝廷的惯例,辛云京本应出城迎接并提供补给,然而他却对回纥人关上了大门。回纥人愤怒不已,觉得大唐无礼,愈加对他们心生疑虑。好在仆固怀恩及时斡旋,通过巨额赔偿和安抚,才暂时平息了事端。

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。回纥人此行原本并非友军,而是受史朝义的唆使,前来趁火打劫的。唐代宗得知这一消息后,心急如焚,派人与回纥谈判。回纥可汗登里可汗明确表示:“别人我不信,让我岳父仆固怀恩来。”登里可汗的岳父就是仆固怀恩,当年他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回纥贵族。

这下仆固怀恩有些为难了。虽然他与登里可汗有着亲戚关系,但在这种时刻,他怎敢轻易前往见面?唐代宗给他一张“免死铁卷”,表达了对他的信任:“你放心去谈,朕相信你。”于是,仆固怀恩前往与登里可汗会面,并劝说他与大唐合作,共同对抗史朝义。通过这一番周旋,登里可汗终于识破了史朝义的阴谋,决定反戈一击,帮助大唐讨伐史朝义。

然而,辛云京对此事并不放心,他依然以敌对态度对待回纥人。回纥人虽然协助大唐平定了“安史之乱”,但他们与大唐的协议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。回纥人在得到回报后大肆掠夺洛阳,杀戮无数,并在回程中一路掠夺,最终留下了一堆白骨。辛云京之所以对回纥人心生戒备,也是因为他看到了回纥人的暴行,而担心他们借机攻占太原。尽管朝廷对此事早有协议,但辛云京拒绝了回纥人的要求,最终成为了此事的最大受害者。

仆固怀恩虽忠诚,却陷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局面。辛云京不仅让他丢了钱财,还因为这些事在朝中遭到了诬陷。辛云京开始在朝廷中鼓吹仆固怀恩与回纥有不正当的勾结,怀疑他有谋反的企图。面对辛云京的陷害,仆固怀恩怒不可遏,写信给朝廷为自己辩护,甚至在信中提到: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这样的措辞,给自己惹来了更大的麻烦。

但真正的灾难来得更快,另一位权臣——监军太监骆奉先的插手,让事情进一步恶化。骆奉先曾与仆固怀恩有过深厚的友谊,但在这一事件中,他受到了辛云京的影响,对仆固怀恩产生了疑虑。骆奉先将仆固怀恩与回纥的关系上报给唐代宗,虽然仆固怀恩没有任何不轨之心,但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,他最终被推向了叛国的边缘。

就在这时,潞州刺史李抱玉的告发使得事件再次升温。他向朝廷报告,称仆固怀恩与自己有私下的往来,暗示仆固怀恩试图收买他,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怀疑。

这时,仆固怀恩的命运已经无法回头。唐代宗开始深陷猜忌之中,信任丧失,导致一系列武将的悲剧。仆固怀恩在这场政治斗争中,成为了最为显赫的牺牲品之一。

最终,在一系列的阴谋和误解中,仆固怀恩被逼上了反叛的道路。广德二年(764年),他聚集起自己的部队,并与吐蕃、回纥、吐谷浑等部族联合,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。然而,在一场关键的战斗中,仆固怀恩病重暴死于鸣沙(今宁夏青铜峡),导致叛军群龙无首。最终,在郭子仪的巧妙指挥下,叛军被击溃,大唐成功化解了这一场危机。

唐代宗得知仆固怀恩的死讯后,感慨万千,叹息道:“怀恩不反,为左右所误耳。”但实际上,导致仆固怀恩反叛的真正原因,不是他个人的野心,而是唐代宗对手下武将的深深猜疑。

发布于:天津市